近日,永善縣人民法院大興法庭訴前調解了一起生命權糾紛案件,唐某自愿一次性補償死者吳某家屬30800元并已當場兌現。
有言道:“小酒怡情,大酒傷身”。然而,由于個體的差異,小酒奪命的例子不乏有之。甭說,原本其樂融融的唐某、吳某兩家人,卻因小酒惹上了煩心事,且看緣由。
為圖喜氣,熱情主人擺酒邀四鄰
唐某與吳某兩家是隔墻鄰居,平日里交情甚好。2016年2月23日,為給孫兒籌辦滿月酒,唐某在家中擺設酒席舉行“籌備會”,宴請街坊四鄰,圖個喜氣。起初,原本不喝酒的吳某未參加酒席,經不住唐某的再三邀請,吳某也來到唐某家。
難拒盛情,飲酒一杯竟奪命
酒席間,迎著高興的氛圍,唐某多次勸說吳某喝口喜酒,并給吳某倒上勁酒。吳某平日里本不喝酒,念及私交甚好,又是喜慶的日子,只得無奈地接過酒一飲而下。吳某回到家中感覺胃部疼痛,隧前往醫院就診,卻醫治無效死亡。
傾心調解,以理釋法化干戈
事發后,法庭干警傾心組織雙方調解,給雙方當事人釋法明理、將心比心,歷時六小時,雙方自愿達成協議,握手言和,不再對簿公堂。這既安撫了死者家屬情緒,挽回了兩家人多年的情誼,也給雙方及街坊四鄰上了生動的法律課,避免了“鬧尸”現象的發生,維護了社會治安、彰顯了法律的教育功能,提升了法庭的公信力。調解后,周圍老百姓紛紛表示以后婚喪嫁娶,都不再勸人飲酒,否則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莫勸杜康,出現傷亡責難當
酒文化,源遠流長、根深葉茂。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飲酒吟誦、借酒明志,酒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的不凡壯舉,賜予了中國文化濃厚的生活氣息。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開放,飲酒文化被曲解,形成了爛酒、勸酒、無酒不交友、無酒不成席的不良習慣和錯誤認識。
從道德角度看,優良的傳統酒文化應該繼承發揚,惡俗的勸酒、灌酒等行為應當摒棄,人與人之間情感友誼的建立與維持,不在酒量多少,而在內心的真誠度。
從法律角度看,因勸酒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應由勸酒人承擔相應的民事法律責任,若飲酒人自身存在過錯的,可以減輕勸酒人的責任。如果明知他人已處于醉酒狀態或身體嚴重不適飲酒,而故意勸酒導致他人飲酒后死亡或生命垂危而未及時采取搶救措施的,甚至放任不管導致他人死亡的還應承擔相應刑事責任。
酒雖好,也不要勸杯、貪杯,量力而行就好。否則因一時興起引發事故,勸酒的人將為自己行為買單,飲酒的人也將承受身體的痛苦,甚至命喪于酒。
Copyright@1999-2017 www.midnyght-sk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版機構 ICP備1602369516號-1
聯系網站:cnzhengzhou@sina1.com.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