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多,北京匯源飲用水有限公司(下稱匯源飲用水公司)再度因商標授權與加盟水廠鬧起糾紛。
作為匯源集團旗下子公司,匯源飲用水公司因2012年與云南加盟商祝強的一場商標糾紛而為公眾所注意。雖雙方最終達成和解,但訴訟過程中披露的文件暴露了匯源內部管理的諸多弊病,匯源集團高層當時曾對外界表示,會對商標使用、管理流程和財務制度等進行徹底整改。
風平浪靜兩年多之后,匯源飲用水商標授權糾紛再起。這一次,站在匯源對立面的是簽訂了“匯源”品牌桶裝水加盟合同的全國20余家水廠。起因在于匯源集團“戰略調整”,要砍掉桶裝水業務板塊,稱與各地加盟水廠的合約到期后一律不再續約,而加盟商們認為,匯源嚴重違反了合同約定,并給水廠造成了巨大損失。
雙方的談判在2014年底破裂。2015年1月,加盟商們向媒體投訴匯源在品牌授權中的諸多問題及合同違約行為。
匯源飲用水招商:三年內要成為行業龍頭
事情還要回溯到2010年。
2010年初,匯源集團決意發展飲用水項目,當年4月,在北京順義區召開了“匯源飲用水戰略合作推介會”,來自全國各地的幾百家單位和個人參加了此會,包括匯源集團總經理朱勝彪在內的匯源高層領導在會上隆重介紹了桶裝飲用水項目,稱將通過合作加盟的方式,“高起點、快布局,在三年內完成千家合作伙伴的布局,成為中國桶裝飲用水行業的龍頭企業”。
2010年6月,匯源飲用水公司正式成立,朱勝彪親任負責人。
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全國陸續有20余家廠商加盟匯源桶裝水項目。“當時我們想,‘匯源’這么響亮的品牌,又有匯源總經理朱勝彪親自掛帥,匯源集團做后盾,機會太好了。”浙江溫嶺市冰雪水業有限公司(下稱溫嶺冰雪水業)的負責人謝軍輝告訴記者,當時大家都對這個項目充滿了信心。2011年3、4月間,謝軍輝分兩次匯給匯源飲用水公司30萬元加盟費,另交了5萬元市場保證金,準備打著“匯源”的金字招牌好好賺錢。
據悉,匯源飲用水公司收取加盟費并無統一標準。“跟匯源關系好的就少交點,關系差點的就多交點。我們也是后來才知道大家交錢多少并不一樣。”山西晉城來自五湖飲品有限公司(下稱來自五湖飲品公司)的申末善說,他自己交了40萬元加盟費,后來得知同一省份的忻州加盟商孫某交了16萬元。
2011年8月8日,按照朱勝彪的要求,來自五湖飲品公司將加盟費及市場保證金45萬元匯入了朱勝彪的私人賬戶,匯源飲用水公司出具了收款收據,并未開具發票。
匯源飲用水公司向加盟商出具了《授權書》,《授權書》寫明:“茲有北京匯源飲用水有限公司授權XXX享有使用‘匯源’商標及字號,準許生產、銷售匯源牌桶裝飲用水。”除以上文字外,并未注明所授權使用商標的注冊號及圖案等。按照匯源飲用水公司和加盟商簽訂的《加盟生產及品牌使用合同書》,乙方(加盟方)除一次性繳納加盟費和市場保證金外,以后還需支付品牌使用及管理服務費,即每生產一桶“匯源”桶裝水,向甲方(匯源飲用水公司)交0.5元。
匯源飲用水公司出具的《授權書》
合同約定,授權期限為三年,“自乙方工廠手續辦理齊全并經甲方驗收合格允許投產之日起計算,乙方無違規行為,可提前半年續約”。
商標授權效力存疑,匯源造假助加盟者辦手續
就在加盟商們選址建廠、購買匯源指定的設備和匯源供應的輔料,準備大規模投產的時候,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了。
按照有關規定,加盟水廠必須在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生產許可證,進行備案登記方可生產。但是,多家水廠在申請備案時遭到了拒絕。原因是:匯源飲用水公司并非“匯源”商標所有權人,該商標授權無效。
“匯源給我們的授權書竟然無效?”加盟商們無法置信。
為解決加盟商辦理手續的難題,匯源飲用水公司隨后另行拿出了一份由“北京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蓋章的《授權書》,內容為:“茲有北京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授權北京匯源飲用水有限公司享有對‘匯源’品牌使用并有權對匯源加盟水廠授權使用‘匯源’商標及字號,準許生產、銷售匯源牌桶裝飲用水。”
然而,兩份授權書加在一起仍未得到管理部門的認可。原因很簡單,商標所有權人匯源集團(北京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應直接授權加盟水廠使用匯源商標,并說明授權使用的商標注冊號、圖形圖案、使用期限及使用范圍等。
在這種情況下,匯源飲用水公司想出了一個辦法:與加盟商簽訂虛假的《委托加工協議》,變“加盟”為“代工”,這樣從表面看來就不存在商標“轉授權”給各地水廠使用的問題,而是匯源飲用水公司自產自銷了(真實情況是,水廠生產一桶水向匯源交5毛錢,各加盟廠自行組建銷售網絡自行售水)。
溫嶺冰雪水業在2010年12月與匯源簽訂加盟合同,2011年5月,又與匯源簽訂了一份委托加工合同,這份假的加工協議后來又經過公證,備案申請才得以通過。
在備案申請書上,北京市質監局雖蓋有公章但無經手人簽字。據謝某說當時匯源找了關系才蓋的章
同樣與匯源飲用水公司簽訂“加工協議”的還有山西來自五湖飲品公司等加盟商。
就在各地陸續建廠投產的過程中,祝強與匯源飲用水的糾紛案曝出,一時間,媒體聚焦匯源,隨著訴訟也暴露出匯源在品牌授權及內部管理方面的混亂狀況。加盟桶裝水的這些廠家們第一次聽到了一個詞:欺詐。
因為匯源飲用水公司并不具備商標授權的主體資格,加盟合同被祝強指欺詐。
祝強案最終以朱勝彪被免職、匯源退還祝強200萬元加盟費而劃上句號。匯源集團對外界表示,將以此為戒,對商標使用、管理流程和財務制度等進行整改。
“我們加盟匯源飲用水,指望的是好好經營,好好賺錢。原本以為祝強案結束后,匯源會好好整頓規范一番,對我們該監管就監管,該支持就支持,雙方齊心協力,實現共贏。誰知道匯源不聞不問,合同約定的技術服務、營銷指導、品質管控,一樣也沒做到。”據加盟商說,朱勝彪出局后,匯源飲用水公司成了一個空架子,既沒業務也沒人員,匯源集團接管了匯源飲用水公司的事務,但負責日常對接工作(如向水廠售水桶、蓋簽等)的只有一個工作人員,目前在這個崗位負責的是一位叫張斌的年輕人。
祝強案后,對于商標授權事宜,匯源集團并未找加盟商協商。此前簽訂的《加盟生產及品牌使用合同書》被默認有效。
匯源單方終止合作:戰略原因退出桶裝水行業
李強是山西省運城市人。2011年7月,他與匯源飲用水公司簽約,離開家鄉,拋家舍業地到寧夏銀川建廠,想依靠匯源集團的知名度做個長遠、穩定的企業。他的寧夏強華制水有限公司前后投資約500萬元,其中部分資金來源于朋友間的拆借和小額貸款公司。
在異地他鄉建廠非常困難,光跑手續辦證件就花費了不少時間和錢。好不容易投產后,又是開拓市場,投入廣告宣傳。“匯源雖然是知名品牌,但從沒做過桶裝水,新產品,客戶不是太認可。我們費了很大的人力和財力,做得很艱辛。”李強說。其后一年多時間,通過提高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客戶逐漸增加,公司才逐漸扭虧為盈。
周小雪,黑龍江雙城市沃盛飲品公司法人。2011年7月加盟匯源飲用水項目,交加盟費38萬元及市場保證金5萬元。她和老公將全部身家及心力都放在了匯源桶裝水項目上,一門心思想在當地做成個知名企業。“截至2014年9月,我仍按時繳納每桶水5毛錢的品牌使用費,可10月我卻接到了匯源停止合作的通知!心一下就涼了。”她說,租場地、建工廠、內部裝修、購買生產線、申請許可證、購買送水車輛及水桶、做廣告、聘請員工……目前新廠房還在建設中未完工,所有投資超過800萬元。“所有的投入就換來匯源四個字:取消合同。這不是要我傾家蕩產嗎?”
2014年,較早投產的山東青島樂道礦泉飲料研發公司、山西忻州忻府區民得樂無公害果菜試驗基地等加盟商三年合約即將到期,在向匯源提出續約后,遭到了拒絕。2014年10月,匯源集團正式通知各地加盟商,加盟合同到期后,一律不再續約,原因是集團“戰略調整”,要取消桶裝飲用水業務板塊。
這是一個出乎意料、令加盟商無法接受的消息。“我們費盡千辛萬苦,匯源說不做就不做了?當初招商時說得天花亂墜,又說是長期項目,又說是要做行業龍頭,現在一句話就要叫停?”2014年11月,10多家加盟水廠負責人相約來到位于北京市順義區的匯源集團總部,要跟匯源討個說法。
一位岳姓負責人代表匯源集團回復加盟商:當初的政策或規劃也會變,現在匯源的決定是不續約。“續簽,是不可能的。”岳明確表示。
“桶裝水是個回報慢的行業,企業必然要經過投入—虧損—回本—盈利四個階段,難道匯源只給我們投入和虧損的時間?”“我們這些水廠的下面還有經銷商,每個經銷商后面還有無數個購買了水票的消費者,突然不供水了,他們的水票怎么辦?我們和經銷商簽訂的合同怎么辦?”
……
面對加盟商的質疑,岳姓負責人一方面表示會匯報給領導,一方面又說:“你們可以去生產別的品牌嘛,用別的品牌水替換匯源水。我不相信(停產匯源水)你們就不過了?”
談判不歡而散,加盟商們悻悻而歸。
當月,山西忻州加盟商孫叔良將此消息通知合作的經銷商,經銷商炸了鍋,將老孫的公司圍堵。
“匯源讓我給消費者用別的水置換,這話太不負責任了,消費者怎么可能愿意用幾塊錢一桶的其他水替換15塊錢一桶的匯源水?”孫叔良說。
山西晉城來自五湖飲品公司新建的水廠2014年6月才開始生產匯源桶裝水。按照匯源的說法,還有兩年多時間到期,完全可以努力生產銷售,做好應對措施。該公司負責人申末善氣的是:“明知道兩年后就解約還投入,這不是被匯源賣了還替他數錢?”
令加盟商氣憤的還有一點,就是“匯源除了收費,幾年來沒有對水廠進行過指導,沒有組織過一次培訓,連一次會議都沒有召開過,完全任我們自產自銷,自生自滅”。反而是匯源這個不履行合同義務的違約者,對他們下達了終止合作的最后通牒。
匯源品牌授權太任性:始于違規終于武斷
匯源在桶裝水這個業務板塊的進退可謂“任性”。當初,匯源飲用水公司并無商標授權資格,就授權了,簽約了;如今,匯源不想做了,就停止合作了,毀約了。
記者從加盟商提供的合同看到,匯源飲用水公司與加盟商簽訂的加盟合同十分馬虎,存在諸多不規范之處:作為合同一方,要么只蓋公章沒有法定代表人簽字,要么只有代表簽字沒有公章;合同的爭議解決方式寫明“由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判決”,但合同根本沒有注明簽訂地……合同甚至將山西忻州加盟商的處所地寫成了“山東省忻州市”。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匯源是否應有一套完整的簽訂合同的樣本及流程?其商標授權是否有嚴格的審查規定?2012年與祝強的糾紛案后,匯源曾對媒體表示對于管理上的瑕疵要徹底整改,時至如今匯源集團是否有具體措施并已執行?
按照我國《商標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商標注冊人“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的,許可人應當將其商標使用許可報商標局備案,由商標局公告。”那么,對于加盟水廠授權使用商標,匯源集團可曾備案?
“匯源”是中國果汁行業的第一品牌,匯源作為業內標桿企業,承載著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任,也肩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對于加盟水廠反映解約損失慘重,被迫停產引發經銷商、消費者不滿乃至鬧事的情況,匯源集團又持何態度?
2015年1月7日,記者就此前往匯源集團進行采訪,公關事務部高級公關經理陳政出面接待記者,陳政稱匯源桶裝水事業部的負責人出差在外,無法接受采訪,讓記者留下采訪提綱,匯源將在一周內回復。1月15日,陳政代表匯源集團回復,匯源與加盟商的糾紛“已進入法律程序,不接受采訪”。
記者隨后立即向加盟商求證“進入法律程序”是否屬實。加盟商表示,此說法只不過是匯源應對媒體的幌子:“我們的合同還未到期,匯源怎么可能起訴?”截至發稿,加盟商并未接到匯源的任何法律性函件或法院傳票。
“如果匯源不顧我們的生死,執意停止合作,那我們也要考慮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利益。”山西、黑龍江、浙江等幾地的加盟商稱,他們已經咨詢過律師,正在為通過訴訟維權積極做準備。
向來刻意保持低調的匯源集團,或將再度因商標使用糾紛被告上法庭,成為公眾關注焦點。記者將對此進行追蹤報道。
Copyright@1999-2017 www.midnyght-sk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版機構 ICP備1602369516號-1
聯系網站:cnzhengzhou@sina1.com.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