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加速推進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
□本報記者 徐建勛 王延輝 本報通訊員 李曉光 康昊增
歷史是一座城市的記憶,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命脈。“不久的將來,在鄭州這片深藏厚重歷史遺跡的土地上,一個集歷史、文化、創意、藝術、科技等元素為一體的世界商都文化創意旅游示范區——商都歷史文化區將展現在世人面前。”11月27日,鄭州管城回族區區委書記王東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介紹。
鄭州商城遺址是目前我國已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商代前期都城——亳都的遺址,見證著鄭州3600多年的榮耀和輝煌,是鄭州作為全國八大古都之一的重要支撐。商城遺址周邊還集聚分布著各個歷史時期人類活動的印記:春秋時期的子產祠,東漢時期的文廟,唐朝的開元寺、夕陽樓,元代的北大清真寺,明代的城隍廟、東里書院,清代的岳氏民居等,猶如一粒粒璀璨珍珠點綴在古城墻邊。
2016年,鄭州市委、市政府立足國際商都建設,將加快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列入新型城鎮化建設新三年行動計劃的六項重點工作之一,并成立了協調推進領導小組。8月27日,管城回族區召開商都歷史文化區起步區征遷動員大會,建設大幕正式拉開。
護其貌、鑄其魂,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開啟“加速度”。鄭州市委、市政府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協調解決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馬懿,市長程志明先后多次到現場調研,聽取專題匯報,對征遷、規劃、布局和安置提出明確要求。“建設商都歷史文化區是傳承歷史文脈、豐富城市文化元素、提升城市軟實力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快鄭州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推進國際商都建設的重要舉措。”馬懿強調說。
按照規劃,商都歷史文化區面積約9.6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區面積2.52平方公里,規劃范圍為城東路、城南路、管城街、商城路、順城路、城北路合圍區域。自今年8月底開始,管城回族區委、區政府重點啟動了起步區“兩院”(鄭州商都博物院、鄭州文物考古研究院)二期、亳都古巷、開元寺·塔灣古街、夕陽樓和書院街5個片區改造項目,總占地面積800畝,總征遷面積61萬平方米,涉及常住人口近10萬人,總征收費用約92億元。截至目前,起步區征收補償工作呈現出有條不紊、高效推進的良好態勢,“兩院”二期簽約率達62%,其余4個片區入戶評估工作已接近尾聲;與此同時,管城回族區從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出發,已選定源升金鑼灣、鄭地美巢、金岱文苑和商都佳苑4個安置區,安置房建設也在積極推進。
老城區是鄭州的根系所在、靈魂所在。“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是市委、市政府鑄就城市之魂的點睛之筆,也是實現我區產業轉型升級、環境品位提升的重要機遇。”王東亮表示,管城回族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高質量推進起步區建設,通過連片組團開發,加快文商游融合發展,留住鄭州的“底片”,建好鄭州的“會客廳”,把文化承載的軟實力變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硬資源。
如果說,鄭東新區和航空港區代表著鄭州的現在和未來,那么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商都歷史文化區則彰顯著鄭州厚重歷史的底氣和底蘊。當人們從二七商圈走出,沿著古城墻走過一片片歷史風貌區、一條條古老街巷、一座座傳統建筑,那么,就等于穿越一條幾千年的“時空隧道”,深刻感知這座城市的文明變遷和文化魅力。
Copyright@1999-2017 www.midnyght-sk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版機構 ICP備1602369516號-1
聯系網站:cnzhengzhou@sina1.com.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