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中原區秦嶺路小學始建于2005年,現有29個教學班,1600多名學生,教職工115人。學校秉承“以勤育人 面向未來”的辦學理念,實施“勤教育”。以“勤勉致遠 靈慧善為”為校訓,以“培養勤奮至熱愛、靈動以創新的少年”為育人目標,培養全面發展的“勤靈少年”。并在此基礎上建構了獨具特色的“勤靈少年”評價體系,分為“勤養德、勤潤智、勤健體、勤生美、勤育勞”五育板塊。
秦嶺路小學現有30臺希沃設備,經過多方調研、反復論證后,2022年8月決定引進希沃魔方-綜合評價平臺,并將學校的“勤靈少年”評價體系導入平臺中,搭建“五育云評價”,在全校范圍,面向一至六年級全體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
3月18號,希沃一行人在學校報告廳,給全體教師匯報了學校借助希沃綜合評價平臺,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評價,全面發展學生素質教育取得的一定成效。并由學校趙校長為獲得“五育評價優秀教師”稱號的老師們進行頒獎。
希沃魔方賦能
綜合評價助力全面育人
以德鑄魂,培育時代新人。借助信息化綜合評價平臺,學校順利開展了以養成教育為基礎、道德教育為核心、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并將“勤靈少年”評價體系中的“勤養德”板塊貫穿其中,“勤養德”獎牌、向陽章、立德章激勵著少年兒童在活動中發現潛能、磨練意志,感受超越自我的喜悅,實現自我教育,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學校先后榮獲“河南省教學示范基地”、“河南省中小學數字校園標桿校”、“鄭州市教育系統平安校園先進單位”、“中原區少先隊工作先進單位”“中原區德育創新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以智啟學,優化聚才育才,學校在開足開齊國家課程的基礎上,結合善思章、閱讀章、創新章的爭章活動,開展了繽紛多彩的社團活動,更為學生提供了營養豐富的學習“自助餐”,讓每一個孩子愛上學習愛上思考。學生在科學評價體系的引導下和爭章過程中,逐漸養成了勤學好問、善思創新、廣泛閱讀的好習慣。每學期學校舉行的科學運動會、科創嘉年華等活動都深受學生喜愛,全校學生參與度百分之百,超百分之六十的學生深度參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提升。
學校學生多次在全國大賽中斬獲大獎:獲得ICC全球發明大會全國總決賽金獎一項、銀獎兩項;在中國航天科技大賽河南省比賽中,學校多名教師和學生共組成16支隊伍參加比賽,最終3支隊伍獲得省級一等獎進入全國決賽;學校OM社團的學生多次獲得全國頭腦奧林匹克大賽一等獎;被授予國際StearT項目式學習融合教育示范校、河南省“小小科學家”科技創新操作室、河南省“青少年人工智能創客教育示范校”榮譽稱號。另外學校還榮獲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鄭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被授予“河南省天文特色學校”榮譽稱號、連續三年被評為“鄭州市中小學編程大賽優秀組織單位”。
以體健身,培養陽光少年。學校注重體育特色發展,結合“勤靈少年”綜合素質評價中的勤健體獎牌及獎章激勵,讓每名學生都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學生體質增強的同時,也在國家級、省市級各項體育大賽中連創佳績:榮獲“全國啦啦操競賽兒童甲組第一名”、“鄭州市校園健身操特等獎”“鄭州市第八屆中小學生簡化少林拳錦標賽二等獎”等,學校被評為“鄭州市體育道德風尚獎”。
以美育心,彰顯文化力量。美育在學生評價體系中的“勤生美”板塊得以充分實施,學校組建“黃河之光-- 創意花燈”、“織個毛線”等手工美育社團,其中,師生的創意花燈項目榮獲全國跨學科項目式學習優秀項目展評二等獎。2023 年 4 月,學校喜獲“2022 年度最佳實驗學校”榮譽稱號,“美育熏陶”行動進一步深入開展。全力營造“崇尚美、創造美”的濃厚美育氛圍。
以勞樹德,錘煉高尚品格。在勤育勞評價版塊,勞動老師、綜合實踐老師結合“實踐章”為學生制定了多元化的勞動實踐評價,學生學會勞動、熱愛勞動、勇于實踐、樂于實踐。全校師生還利用校外“勤靈農場”勞動實踐基地的優勢,積極參與勞動實踐,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學會勞動、熱愛勞動。讓學生理解勞動創造價值,建立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意識。
信息化手段
全面提升學生評價體系
在信息技術手段賦能下,“勤靈少年”評價體系在實踐中發揮出了巨大作用。以網絡技術、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改變了傳統的評價方式,讓評價維度更靈活、內容更全面,評價主體更多元,評價數據更清晰, 綜合評價結論更科學。每年全校總點評數據一百多萬,每位學生平均被評價六百多次,形成了數據化、可視化、綜合性的評價成果,用實證性、過程性數據降低了學生評價中可能出現的主觀臆測,讓評價結果更真實、更有說服力。
系統的評價體系讓評價內容更全面、更多元,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更易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評價。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也有助于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學生評價反饋更及時、更有效。評價在實時發生,評價反饋也及時到達家長、學生和教師手中,對反饋信息的及時采集和分析可以幫助教師或家長及時發現問題,調整教育策略。同時,也可以指導家長關注和改進家庭教育行為,實現家校共育。而通過學生自我、生生之間、小組之間、教師和家長的及時評價,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合作能力等得到了提升,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了教師、家長和孩子等評價主體的多元互動,形成了積極評價與自主管理的雙贏。
五育并舉評價體系的實施,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改善了教師對評價的思想理念,老師們能夠重新認識和對待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合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在校學習生的全過程進行客觀、全面、真實的評價,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秦嶺路小學系統化、多元化、信息化評價的實施,改變了傳統的評價方式和主體,學生、家長和老師參與了全過程的評價,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全面發展。多元化評價具有激勵性、導向性和發展性,借助信息技術平臺使評價更具科學性和時效性,有利于學生的自主能力發展,也有利于教師的素質和能力的提升。
Copyright@1999-2017 www.midnyght-sk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版機構 ICP備1602369516號-1
聯系網站:cnzhengzhou@sina1.com.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