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青衿探路·檜鄉振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近日赴檜樹亭村開展實踐活動。團隊始終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組織青年助農實踐活動。在為期26日的調研與服務中,團隊成員深入基層一線,通過實地走訪、產業調研和志愿服務,服務基層群眾,為檜樹亭村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青衿探路·檜鄉振興”抵達實踐地點與對接
近日,實踐團與當地村支部書記李陽同志及農業局司主任完成正式交接儀式,以黨建協作機制為紐帶,明確將鄉村旅游與助農直播作為推動村落發展的重要方向,這一環節既搭建了政校企聯動的橋梁,也為后續工作確立了“黨建引領產業振興”的基調。
▲順利開展對接儀式
▲村支部委員與實踐隊員參會并做記錄
田間地頭深調研,農旅融合探路徑
交接儀式后,團隊立即投身田間地頭,以徒步調研方式深入村落產業一線。成員們穿梭于村落周邊的田埂與山地,先后考察玉米種植區、桃園、葡萄園、李子園以及肉羊養殖基地,重點調研“果園采摘 + 鄉村旅游” 模式的可行性與現狀。調研中,團隊系統記錄各類產業的規模、種養殖技術應用及產銷情況,聚焦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等具體問題,收集整理產業現狀、技術應用及產銷數據,形成詳實的調研記錄。形成涵蓋產業現狀、痛點分析的第一手資料,為精準助農方案提供數據支撐。
▲全體隊員在村支部委員帶領下,考察村莊周邊種植養殖設施
▲果園實地考察調研
科技興農強賦能,智能設備管田間
團隊深入田間地頭,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在玉米地,成員們不僅體驗農耕勞作,更重點運用無人機等智能設備進行農田監測和數據采集。這種親身體驗與科技應用的結合,讓團隊深刻理解傳統農業痛點,并對智慧農業技術推廣的迫切性有了直觀認識。烈日下的汗水,轉化為探索科技解決方案的動力。
▲團隊成員體驗農耕勞作
▲團隊成員用無人機進行農田檢測和數據采集
產業調研深走訪,科技助力破瓶頸
團隊對村里的經果林和煤礦產業進行了深入研學式調研。通過系統訪談與數據收集,團隊了解到他們的需求和挑戰。基于調研結果,團隊提出了一些建議,對于經果林,提出引入智能灌溉監測、改良品種以提高經果林的產量和質量;加強煤礦廠的安全監測信息化建設,探索數字化管理手段以及更環保的生產技術路徑。這些建議旨在幫助這些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采訪果農相關問題
▲團隊成員在種植林園前合照
▲俯瞰整齊排列的種植林
智慧養殖細深耕,數據驅動優生態
團隊考察村里的養雞場和養牛場時,團隊重點關注生態養殖的科技應用現狀。與養殖戶深入探討后,團隊結合專業所學,提出運用數據分析優化資料配比、推廣智能化糞污處理技術、部署環境智能監控系統等數字化、智能化改進方案。這些建議旨在通過科技手段實現降本增效、環境友好與收益提升的多重目標。
▲雞舍里的蛋雞養殖
▲成員們在牛場參觀學習養殖方法
直播銷售拓新路,農產品銷售辟新渠
在桃李成熟的季節,團隊通過短視頻平臺進行直播銷售,有效回應了村委會提出的農產品銷售信息不暢的痛點。團隊成員現場采摘鮮桃,向觀眾全方位展示產品,通過彈幕互動和促銷活動,幫助農民增加了銷量。這種線上銷售的方式,不僅為農民開辟了新的銷售渠道,更是數字鄉村治理在銷售環節的一次有效實踐探索。
▲團隊成員在果園內直播
▲團隊成員直播宣傳當地水果
科技小院建機制,長效合作固根基
本次實踐的核心成果之一是推動建立“科技小院”長效合作模式。團隊積極對接當地資源,將本次實踐形成的技術方案原型(如監測小程序、電商平臺)、操作手冊、培訓資料及問題清單進行系統的整理和移交,作為后續深化服務的基線。團隊計劃持續與檜樹亭村合作,重點推動智慧農業技術深化應用、鄉村旅游數字化規劃及農產品品牌建設,通過“科技小院”機制,實現校地合作的常態化與科技賦能的可持續化。
▲團隊成員在葡萄園內了解葡萄種植
▲團隊成員與相關領導探討后續合作
調研訪談搭新橋,鄉村發展拓新局
在鄉村發展規劃推進階段,調研團隊開展訪談調研,精準聚焦村委會與村民關注的發展難題。成員深入村民家中、田間地頭,與村民嘮家常、問需求,和村干部探討產業方向、治理困境 。通過一對一訪談、小組交流,收集到鄉村產業升級的思路、民生改善的期盼,不僅為后續鄉村發展規劃提供一手資料,更是基層治理中問計于民、凝聚共識的有效實踐路徑。
▲團隊成員與村民嘮家常,問需求
▲團隊成員與村民一對一訪談
陣地服務踐初心,青春賦能促振興
與此同時,實踐團主動參與當地黨群服務中心周圍環境的除草和清潔工作。通過除草、清潔等行動加深了對基層黨建陣地的作用的理解,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基層黨建陣地作為政策傳達樞紐和群眾 “連心橋” 的雙重作用,這項工作以實際行動強化服務群眾的載體功能。從機制共建到產業調研,再到陣地服務,實踐軌跡始終圍繞 “黨建引領、產業筑基、民生為本” 邏輯展開,形成“調研-服務-規劃”的工作模式。
▲團隊成員協助村民開展除草工作
青春聚力謀發展,振興之路啟新程
從交接儀式的機制共建,到田間地頭的產業調研,再到黨群陣地的服務升級,團隊成員的實踐軌跡始終圍繞“黨建引領、產業筑基、民生為本”的邏輯展開。作為大學生,團隊成員在徒步丈量村落的過程中了解村情民意,在清潔服務陣地時貼近村民生活,更在梳理產業現狀中思考助農方向——后續團隊將依托調研所得,計劃開展直播電商技能培訓、規劃農旅融合體驗路線等工作!
Copyright@1999-2017 www.midnyght-sk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版機構 ICP備1602369516號-1
聯系網站:cnzhengzhou@sina1.com.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